我是大埔人。
公公从中国南来的时候就最早期就是在亚答街(Carpenter Street)的大井巷(Upper China Street)落脚的。就在这个小里弄找生活,开枝散叶。
已经无数次地在亚答街拍照,也在此留下了不知多少的汗水与足迹了。但原来我们对这条街、这个城市却一无所知。于是这一次,我们决定来找一找传说中的古井了。
一 口古井原本并不是什么特别的东西。但是传说它是古晋这名字的由来。对于古晋的由来,有好几个说法。第一个说法是由猫而来的。相传白拉惹詹姆斯布洛克抵达这 个地方的时候,指着码头问身旁的人这里的名字。旁人以为他是指远处的一只猫。于是便告诉他那是Kuching,即马来语猫的意思。从此这地方就叫做 Kuching,猫城了。另一说法是因为这里的一条小河,Sungai Kuching而得名的。而Sungai Kuching又是因为河的两旁长满了龙眼树而命名的。龙眼在马来语中被称为猫眼果,buah mata kuching。第三个说法就是由印度语码头而得名的。因为詹姆斯布洛克到古晋之前是从印度那儿过来。而印度人称码头为Cochin。所以这码头就成了古 晋的名字。由于最早开发这城市的是潮州人与福建人,所以另有一个说法是因为早期的三口井而得名的。南来的华人以这古井为地标从马头寻找到了当时华人聚居的 地方落脚。久而久之这地标就成了这地方的名字。
关于古晋的由来早已无从考证了。可是我个人觉得因猫得名这个说法有点说不过去。这个说法肯 定不是从砂拉越人的口里传出来的。因为懂得说砂拉越本土马来语的人都知道,在这里猫是叫pusak,不是叫kuching。而且我记得非常清楚,猫城这雅 号也是在九十年代初从电台上才开始听到的。
无论这古井与古晋的由来有什么关系,它毕竟是早期华人在还没有自来水之前赖以为生的水源。
今天的天气有点灰。出门时还空中还飘着牛毛细雨。我们相约早上八点在上帝庙对面的戏台吃早餐。没有唱戏的时候,这里是饕客最爱的一个地方,因为早上可以在这 里吃到许多本地小吃。填饱了肚子,我们赶紧开始我们的任务了。这次我们并没有在亚答街拍照,大伙儿直接就往大井巷走去了。很快地我们就来到了大井巷。看着 这宁静的巷子,我无法想象这里是早期华人聚居的地方。这些破旧的店屋曾经孕育多少人才。又有多少人在这里找到了他们的第一桶金。现在在这里居住的大多数都 是从外地来的人,都是租户而已。相信很少店主在这里住了吧?
在巷子里走着、拍着,店里的人一点都不觉得奇怪。这样的景观对他们来说早已习 以为常了。小孩对我们拍照的这一班人感到好奇。骑着脚踏车来回地观察着我们。从前这里的小孩的童年也是这样骑着脚踏车到处走的吗?但我相信一定没有这个小 孩孤单。在这里拍照了这么多次。他是我见过唯一一个在这里玩耍的小孩。我们向路过的人打听有关古井的下落。听说古井是在一间店屋里面,又有人说在店的前 面。但我们大概知道它的位置了。朝着古井的方向走去,我们遇到了刚刚开店的姓陈的老潮州。店里经营的是磅秤的生意。老潮州说着自己亲戚遍布全砂各地,经营 着各种生意。同时也向我们推销门前摆放的一辆脚踏车。我记得以前我公公也有一辆。而且以前的脚踏车都是有车牌号码的。这一辆也有。陈太太感叹着在这里住了 三代,如今店主要把店收回去,硬要他们搬了。这间店是这条街唯一从来没有被翻新过的。那被白蚁侵蚀得坑坑巴巴的门,还有那退色的对联,不久将会被新的装修 取代了。而这店的历史从此就消失了。很庆幸今天有机会把这店最原始的样貌拍下。今后或许再也没有机会看到这店原来的摸样了。
聊着聊着,我 问起了关于古井的事。陈太太兴奋的说,据说古井就在她们的店里。不说没发现,店的地板果然是塌陷下去的。而且这里就只有她们和隔壁的店是会塌陷的。但她们 不能确定这是否是正确的位置。因为她们来这里住的时候古井已经没了很久了。陈先生又说,附近还有一口井,就在海南工会后面的停车场。拍了照片,简短的道别 后,我们往停车场走去。
这小小的停车场位于海南公会的后面。海南公会最顶楼供奉着妈祖。这应该是古晋为一一个不在底楼的庙宇,而且如果没 错的话,应该也是唯一一个妈祖庙。这停车场除了车辆以外,就只有一棵参天老树和树下的神位,完全没有任何迹象这里曾经有口那么重要的井。我走近神位看看。 原来供奉着的是大伯公、大石公、二石公还有拿督公。我双手合十拜了一下。路过此地表示敬意。
我们没有逗留很久因为天气开始热了。随着老店 后面不知名的小巷,我们往亚答街的尾端,友海街(Ewe Hai Street)走去。从老店的后面走过,感觉像是另一个世界。经过了教主门(Bishop Gate)想起了上次在那里遇到超健谈的'大国王'。从前圣多玛教堂的教主就是用这个小门来到亚答街购买日常用品的。昔日教主专用的门,如今面对着的是高 高的围墙和马路。沿着狭隘的后巷,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友海街的凤山寺。凤山寺供奉的是广泽尊王。相传当年1884年亚答街大火的时候,火势几乎把整个亚答街 吞噬,当时有人看到街尾一间店的屋顶上站着一个穿肚兜的小孩站。小孩手持一面黑令旗在空中挥舞,随之风向即转向,因而保住了其余的店。有人说那是小孩便是 广泽尊王的化身。
我们并没有在凤山寺停留,因为大伙儿都累了。我们就在亚答街最后的一间店坐下了。这家店叫作黑豆子。专卖砂拉越土产咖啡 与茶。我叫了一杯来自台湾的珍珠奶茶。想着为什么澳门的阿婆井可以在他们那儿的旅游手册上出现,而我们的古井却连许多土生土长的古晋人都不知道。阿婆井和 我们的古井一样,都早已经被填平了。就这样大伙儿喝着茶,聊着天,结束了今天的旅程。这里还有着许多许多的故事等着我们洗耳恭听。

1。

2。大井巷

3。这从前应该是一个门。

4。小孩好奇的看着我们。

5。有了自来水,谁还需要古井啊?

6。消防栓就在里面。

7。

8。最原始的面貌。

9。陈太太与脚踏车。

10。

11。

12。

13。古井就在这儿!

14。

15。

16。

17。

18。

19。

20。

21。

22。

23。

24。

25。凤山寺。

26。珍珠奶茶。

27。

28。
29。澳门的亚婆井前地是世界文化遗产,我们的古井呢?